body p strong {
color: #090;
}
关于"科普乐"课程的相关介绍
一、课程简介:"科普乐"系列课程是一套集"科学知识 动手操作 创新发明"于一体的多元化科学课程,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及天文、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我们坚持四个"每"的教学原则,即每周上一次课、每人一套实验器材、每次课讲解一个主要科学原理、每次都能将科普作品带回家。
二、课程划分:"科普乐"课程分为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幼儿园阶段分为:中班(1)、中班(2)和大班(1)、大班(2),共计4个学期;小学阶段按年级的高低划分为:一阶段(适合一二三年级)和二阶段(适合四五六年级),一阶段和二阶段各有6个学期的课程,共计12个学期。
三、产品组成:"科普乐"以套为单位,每套产品包括16个材料包(即16次课)及1个工具包,即双面胶、海绵胶和电池。幼儿园阶段每套产品中还配有一本《亲子互动手册》,而小学阶段的工具包内则多配有一管白胶。另外,还提供详细的《老师参考用书》。
四、课时安排:幼儿园阶段每次课为45----60分钟;小学阶段每次课为60----90分钟。
五、能力提升: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发明能力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六、课程特色:
1、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为孩子今后学习兴趣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2、将"看科学、听科学"转化为孩子自己动手"做科学、玩科学",使深奥难懂的科学原理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让其真正领悟科学的内涵和真谛;
3、系统、丰富的课程,能满足孩子的多变化兴趣,同时更能提升其自信心、成就感及其自主探究精神等;
4、互动式教学,让孩子亲自参与进来;通过师生互动,使其充分体验科学的魅力并感受科普带来的无穷乐趣;
5、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同一知识点依孩子的年龄由小到大,操作材料也由少到多、制作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知识点由易到难,通过不同科普作品地制作和展现,让孩子懂得举一反三;
6、实验器材加工精细、安全环保,实验成品更具知识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及某些产品的实用性。
七、教学目标:提升数理成绩,培养小小科学家。
八、五个转变 --"科普乐"课程与传统科学课相比的五个转变:
1、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将知识教育转变为知识和能力教育并重;
3、将书面教学转变为立体教学,让科学从纸面上"飞"起来;
4、将灌输教育转变为启发教育;
5、将传统的单一传授地教学方式转变为双向的师生互动。
九、上课常规流程:
1、课程导入:
1)、语言导入:提问、反问、设问、猜谜、讲故事、诗词、儿歌和典故等;
2)、游戏导入;
3)、实物导入。
2、知识点介绍;
3、制作过程;
4、操作方法及原理介绍;
5、应用及知识拓展;
6、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