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写作文时常常因为没有例子、没有思路或整篇文章结构掌握的不好而焦头烂额。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大大改善这种状况,因为思维导图是一个产生点子的利器,一个整理资料的强大工具,一个能够系统把握结构的发散图式。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思维导图在写作文中的运用。

一、学生写作现状
写作没有新意,题材相似,内容苍白,是学生写作的通病,面对学生的写作“瓶颈”,我们的教学是否应该创新,引导学生拓宽写作的构思视角?
1.题材雷同:在作文时学生要么选用前人已经写了无数遍的题材,要么在作文中胡编乱造,假话连篇。
2.立意虚伪:学生作文时为了迎合标准,用格式化的语言来开头结尾,立意假情假意,没有真情实意。
3.结构老套:很多学生会模仿一些流行的格式,所以学生的作文大都千篇一律。
4.语言程式化:程式化的语言在我们中学生作文中非常普遍,提起教师就是“蜡烛”,写到祖国就是“伟大”,着急就是“热锅上的蚂蚁”,失败就会想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二、思维导图在作文构思时的作用
平常的写作文的程序是先分析题目,然后再在脑海中开始搜寻之前积累的与之相关的材料,思考后有了思路开始写,但往往在要动笔写的时候,学生的思路很狭窄,想到的东西很少,结构也老套,于是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没有新意。但是我们在构思作文的时候运用思维导图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因为运用导图写作文的步是发散题目。在纸上写下作文题目,然后开始写出与题目有关的各个词汇,进行发散联想。在这个阶段不去管联想的东西是否跟题目有关系,只管发散联想,越多越好、越广越好,直到写得足够多的时候,再停下来。然后再拿出一张纸,在新纸上重新写上题目,接着对刚才发散出来的内容进行思考,理出思路,最后按照思路把内容进行删减、增补、排序等等,用思维导图把作文的结构整理出来。整理好后,就可以对着这个导图进行写作了,这时候就非常简单了,因为思路有了,内容也有了, 就可以从多角度写出一篇有新意的作文了。
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运用到了导图辅助创新的功能,因为用到了导图这个工具,学生的思路可能就大大打开了,作文材料可能就大大丰富了,作文结构也就可能更加有序、更加严谨并符合逻辑了。
三、思维导图在作文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如何帮助写作?作文是一种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思维导图,作为能够反映普遍思维过程的工具,也就必然能够反映作文这一特定思维过程。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作文,可以激发我们的发散思维,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以达到有章有法、节省时间的目的。思维导图在帮助我们作文立意、构思方面作用巨大。首先,我们来温习一下,一篇作文的成文步骤:
1.当我们看到作文的命题后,步是审题。
2.审题的过程,就是理解题目、思考题目内涵的过程。
3.分析了作文命题之后,就要展开思考,确定立意——这是作文的关键。思路开阔的人可以提炼出多个立意,但我们一定会选择掌握素材*丰富、感悟*深、*容易出彩的那个立意来写作。
4.接着,根据这个立意所统率的素材的特点,确定写成什么文体,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还是散文。
5.当立意、素材、文体都确定下来,接着就进入文章的表达阶段了。思维导图在什么时候给我们帮助?思维导图帮助我们立意。

四、运用思维导图整理作文资料
1、写下文章的中心,自己先思索,把思索出来的内容用关键词的形式写下来(如果你以前用思维导图整理过知识,那这一步就非常简单了,直接引用你导图上分支的信息就行了)。
2、上网搜索中心词,把搜索出来的有用资料的地址或关键词写在分支上。
用思维导图整理资料,就好像磨刀不误砍柴工,不但能够帮助你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而且能够帮助你理顺整篇文章需要的资料,从而让你写文章的时候不用到处翻书、乱找资料,不用总是打断你的思路,可以一气呵成,专心致志把文章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