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教学内容:中国舞的身韵、毯技、古典舞、民族民间
练习重点:站姿坐、形体气质、技术技巧
班次:专业班:4~18岁均可 专业技巧,形体

舞蹈教育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孩子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孩子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孩子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孩子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孩子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孩子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1,我们要根据孩子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孩子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孩子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孩子表现出的社会性行为给予充分发展,孩子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