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社会成员提供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旨在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的新型大学。学校的核心理念是: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
国家开放大学前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邓同志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的经验,亲自倡导并批示创办的,于1979年2月6日正式开学。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揭牌,刘延东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办学40年来,学校累计招收各类学生2050余万,培养毕业生1512余万。目前,具有招生资格的专业(方向)238个,其中高中起点本科层次专业(方向)13个,专科起点本科层次专业(方向)58个,专科层次专业(方向)167个。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431 万人,70%的学生来自基层,55%的学生分部在中西部地区。学校已经构建了由总部和45个省级分部、14个行业学院、4000多个学习中心组成,覆盖全国城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办学共同体”。
1.“互联网+大学”
建立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集聚了5万多门优质课程,并与其他高校、职业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等共建了247个分中心,探索形成了资源的集聚、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根据成人碎片化学习特点,开发了3万门“五分钟课程”,免费向社会开放。建设280门精品课程,120门三农课程和特色课程。
2.特定人群教育
国家开放大学特别关注广大基层、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开展特定人群教育,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目前,注册在学生中,农民学生20万,部队士官学生12万,少数民族学生27万,残疾人学生6000名。
3.教育精准扶贫
实施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精准扶贫系列工程。一是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二是对帮扶县河北青龙、威县开展定向帮扶。三是实施“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四是助力农民大学生和新型产业工人培养。
4.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
推进学分银行制度理论研究,形成以学习成果框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提出了“框架+标准”的技术路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认证工具(手册)。
5.非学历教育
成立老年开放大学,面向老年人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依托“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面向全国社区居民开展社区教育。面向全社会艺术爱好者开展传统山水画、书法等全民艺术教育。与全国妇联合作面向全国妇女开展“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等行业从业人员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等。
6.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截止到2019年5月,与国(境)外22家主要合作伙伴签署了合作协议。结合“职业教育”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合作筹建批海外学习中心。目前在赞比亚、坦桑尼亚建成的海外学习中心已经投入运营。
7.未来愿景
通过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努力把学校建成我国终身教育的重要支柱、社会教育的重要平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渠道,基本建成世界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