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 化学衔接课程
一、课程重要性说明
1.高中化学要求深入理解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普遍会感觉高中化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那是因为初中化学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知其然”,而高中化学向系统化、理论化发展、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识变得抽象化,需及时转变思维方式,改变学习方法。
2.初中和高中化学有跳跃
化学知识的跳跃性让很多学生在高中感觉化学难,因此我们在暑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将高一的一些必备的,而初中却忽略的知识进行补充,一点点的积累,做好基础的铺垫。化学在初中的一部分知识是被弱化讲解的(因为在中考中不是考点),而在高中的基础教学中,老师默认为学生已经在初中将这些知识点熟练掌握。这就使学生在高一化学学习中出现断层,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利用暑期补上初三和高中化学之间的空白层(知识、技能、思考方式),建立一个从初三到高一的阶梯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样,学生才能顺利的进入新的角色,尽快地溶入新的学习环境,升华到一个新的学习层次。
3.课堂听讲转化为解题能力难
升入高中后,常出现学生课堂上大致听得懂,课本也基本看得明白,但一解题就出错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对知识的理解不深不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所以,一方面,学生需要强化对化学概念、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需要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完善运用代数法解题的手段,规避死记公式,而对公式应用的条件、范围不太注意的学习陷阱。在暑期学习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二、课程目标
1.初三和新高一化学衔接课程的设置,是利用学生在2017年暑假的空闲时间,为已经初三毕业即将升入高一的学生精心准备的课程。其主要目的:一是为了减少学生在高一学习化学时的困难,二是预防在高一学习化学时因学习困难造成整体成绩下滑;
2.避免在2017年暑假学生出现学习过程上的真空阶段,造成知识的遗忘;
3.进入高中,对概念的学习、理解很重要,学生要概念产生的背景,通过正、反比较,掌握概念与概念的区别,并形成概念网络。
三、课程特色
1.以初中所学知识为起点,逐步过渡到高一知识,注重在初高中知识之间搭台阶,平稳起步;2.对于高中新知识,注重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3.在知识衔接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衔接,避免学生在升入高中后感觉高中知识太难而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
4.课程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循序渐进,轻松入门是新高一化学衔接课的重要特色。
四、课程结构
(一)学习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三)问题与例题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总结
五、课时安排&授课内容(共12讲,每讲2小时,共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