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专业师资
互动式学习
渐进式教学
跨文化教学
从培养兴趣到熟练应用
这篇文章是我想写很久的,我非常想要把国际象棋这项运动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没写的原因有很多,我希望能在他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去分享,也希望能在这过程中发掘出更多可以分享的内容。
小小宝学棋一年半整,昨天在北京市赛中晋级为一级棋士。客观来说,这个晋级速度尚可,但绝不是较快的,成绩较好的。学棋天赋好的孩子很多,天赋好且努力的孩子同样很多,他只是其中比较听老师话和努力的那一个。我只是想通过这篇分享,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国际象棋这项运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带给孩子和家长的收获。
个人经历,仅做参考。这是一篇近5000字的长文,我希望把我认为的干货和心得都分享出来。如果您觉得有用,很开心。如果有感想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如果抱着审视挑刺的心态看这篇文章,您可以关掉文章了。
在写文章的时候,偶遇了国际特级大师修德顺老师,我抓紧问了一些作为家长会关心的问题,写在最后。
- 01 -
小小宝与国际象棋的开始
小小宝在上小学前一年,即没有上学前班,也没有上幼儿园大班,我选择让他在家,好好再享受一年自由时光。学前教育的数学和语文,我妈妈就教他了,还背了几十首古诗。除了去逛逛公园,还有大把时间。我想让他学个棋。我问他,你想学国际象棋,中国象棋还是围棋?他说,国际象棋。我说你知道什么是国际象棋吗?他说我知道,国际象棋有国王和王后。
好朋友的孩子在学国际象棋,于是我直接了她,她说国际象棋挺好的呀,具体的我也没记特别清楚,因为信任她,小小宝也说喜欢,就直接开始学习了。我也喜欢,原因很简单,听着洋气。
简单介绍一下,国际象棋是通过在比赛中达到一定胜率升级。业余组从无等级,十五级依次往上,直至一级、棋协候补大师、棋协大师。现在的规则是,七级以下*多可以一次升两级,七级以上一次只能升一级。

- 02 -
学棋的经历与收获【孩子篇】
1⃣️ 努力的必要性
小小宝挺爱下棋的。学棋半年左右开始做国象联盟,开始要求每天下一盘棋,后来发现重量不重质,我就调整为每天要求赢一盘棋。等上了小学后,因为慢慢开始下15+10,30+15,一盘棋用的时间越来越长,少则半小时,多则一个小时以上,于是也就又改回了一天一盘棋,5道chess上的战术题。我认为,每天坚持练棋是很重要的。

我曾经在订阅号上这样写过。

努力的必要性,可以通过国际象棋的学习认识到并且不断强化这个认知,我觉得对小小宝来说,是很好的。
2⃣️ 抗压能力
小小宝第1次去比赛的时候,在怀柔,大大的篮球场馆里集合,老师带队进入赛场,他怯怯的,站在队里哭了,不让我走。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一个拥抱鼓励,让他加油,给他信任的微笑。
等第1盘棋出来,再进赛场时,他已经没有问题了。再后来,他经历过比赛前三天就开始焦虑,跟我说害怕。到现在,他进赛场前已经很自信了。这个周末比赛前,他说,我有点紧张还有些期待。
在不同的比赛中,会遇到不同年龄的选手。昨天的最后一场比赛,小小宝就遇到了一个大朋友。后来,他跟我说,妈妈,我一看到他,我就有点慌了,开局下得不好,但是后来我还是扳回来了。赢了。

还有一次比赛,年龄组,他第1场比赛遇到了一个三级选手,他当时是六级。比赛还没开始,交换记录纸写名字,对手小朋友说,你字写得这么难看,哈哈哈,太给北京丢人了,你哪儿人呀?这算是比赛前的心理战吧。结果是好的,他还是赢了。当然,现在他自己的名字也写得好看多了。
3⃣️抗挫折能力
在《学习之道》那本书中,作者写到:“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争夺战中,会有动荡起伏,会有几近失守,会有虎口逃生,也会有精准回击。”既是比赛,就有输赢。
小小宝小时侯玩牌,怕输,一输就哭。我花了不少心思引导,当时还写过一篇分享《妈妈,没事儿,输就输了吧》。因为小小宝学棋两个月后就开始第1次比赛,所以我告诉他,放心去下,不用担心,输了很正常。因此他也没有压力,对手什么级别他都敢下。在这样的心态下,反而还有一些意外的赢棋。
第1次的怀柔赛,我就见到了有一个孩子输了棋,大哭不止,跟爸妈发脾气,然后还踹栏杆。我回来跟孩儿爸说,小小宝可别这样,这样还不如不学呢。我还听说过有的孩子输了打裁判。
成长路上不会是一条坦途,可以通过国际象棋的学习和比赛让孩子面对输棋,承担结果,调整心态,再继续战斗,对他之后面对其他的困难时的心态和行动也会有帮助。
我曾经在一次比赛,小小宝输了第二天关键局比赛后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4⃣️计算能力、逻辑分析和大局观
这一点我无法完全展开小小宝在这一点上的收获,但是从一步杀到三步杀,也是进步,厉害的棋手,需要能计算更多步。他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但是学校里的数学学习,已经可以很轻松应对。
逻辑和大局观,我将在最后的【国际特级大师说】来分享修老师的观点。
5⃣️认识阴暗的一面
赛场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有光明自然就有阴暗。
我并不是耸人听闻,今天上午在昨天的比赛群里,家长们讨论了一上午关于比赛中孩子遭遇过的不好的事情,比如有的孩子会在比赛前和比赛中用言语影响对手,给对方压力;有的孩子会用脚踢对方;有的孩子在对手去厕所时挪动棋子;我还听过夸张的是比赛前,对手问一个孩子,你会四步杀吗?孩子说不会,他说我教你。摆到第三步,裁判说开始比赛,他直接下了第四步,然后举手示意裁判,说自己赢了。这个事情,我听了觉得太可怕了。
小小宝的启蒙老师很好,所以他下棋没有什么臭毛病。下棋时不言不语,落子无悔,不接受提和,拼到底。
昨天他前五局积3分,还有两局。去比赛路上他就跟我说,我不要和棋,就拼。我说好,其实我作为家长,也有点点担心第1局输了后,最后一局背水一战亚历山大。第六局刚开局,很多孩子就出来了。他们选择第六局和第七局都和棋,就可以升级了。他下了一个小时,赢了。他跟我说对方跟他提了不下15次和。下一步,提一次。他拒绝了。
晚上跟我说,对方在比赛开始前跟他说:“为了保险,咱们先和一盘,下一局再和就行了。”小小宝说我不和。对方说:“为什么呀,这样你不仅不能升级,还费你妈妈钱?”他说我回答:“我来不光是为了升级,也是来练棋的。”那一刻,我觉得儿子好帅,我跟他说这就是体育精神。
小小宝跟我说,他以前遇到过那样的对手,自己设置了陷阱,然后状似无意小声说,哎呀下错了。他就以为对方真的失误了,结果就中招了。昨天,他又遭遇了这样的对手,这次,他自然就没上当了。吃一堑长一智,是成长的代价更是收获。
这样的情况,我们无法避免,只能告诉孩子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比如不是比赛时间,不动棋子,比赛中不乱说话,尽可能在比赛休息时间去洗手间,剩下的,就只能他们去经历,去成长了。
6⃣️体力
国际象棋属于竞技体育,既需要脑力劳动,也需要体力支撑,缺一不可。一天*多7轮的比赛,是对体力的考验。高级别水平比赛一局两个半小时也上,更是需要体力。因此好的体能是必须的。
以前我不觉得,有一次小小宝参加棋馆的Q赛,他当时四级,接受挑战选择跟3个一级的小伙伴下棋,三轮比赛中间只休息10分钟,两个小时下完后,他就跟虚脱了一样,脸色发白,趴在桌子上半天才缓过来。吓得我不轻,后来我才知道,就是精神高度集中,体力不支了。现在理解为什么有人下围棋到最后需要吸氧了。
所以这个学期开始我也给他加了一个体能课,相信体力好了,不仅是体育课受益,国际象棋上亦是如此。

(说他写字难看的小朋友,小小宝的小表情呀)
- 03 -
学棋的收获【家长篇】
其实我更想分享的是这一部分。小小宝在国际象棋的学习中,我也收获了很多。
1⃣️要有所取舍
这点很重要。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国际象棋学到后面,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出去比赛。
我希望他在小学阶段还是能够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晚于9点半睡觉,即使小小宝也很想尝试乐器和绘画,我并没有支持他开始。所以,他现在得以保持一定的时间去练棋。
2⃣️优先级的排序
先说时间管理,并不容易,大人每天也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我三十多岁了也不敢说自己规划时间能力很强,但是为了孩子,我们必须要帮他做好时间管理。
昨天有个朋友问我小小宝是如何学棋的,我说了,她说没有时间呀。我说时间总会有,还是要靠你给排优先级。上课和练棋,都是必选项,不能二选一。优先级的选择,不光是时间,还有精力,也包括金钱。
刚刚我问身边的欣欣大师妈妈,有什么大师家属感言。她说,第1,从她学国象以来就没有假期了,要慎重。第二,太烧钱了。
哈哈哈,前者,我能体会。因为区级和市级比赛都在周末和小长假,而一级以上要参加的全国赛,都在小长假和寒暑假,确实很充实。像昨天小小宝参加的市赛,周六早8点到晚6点,周日早8点到11点。一天半就贡献出去了。
后者,我体会还不深。基本一次外地的比赛,5千是少不了的,如果需要坐飞机且再赛后当旅行多玩两天,那就奔5位数了。
这还不包括达到一定级别后的小课、集训和国外的比赛。

3⃣️心态的修炼
每次去比赛,我觉得都是对我的一次考验。开始学棋时间短,我没有期待,心态很好。得到的,都是惊喜。后来接连跳级,还在13级参加京津冀比赛中得了第三,之后我的心态就有变化了。
他压线跳级我会着急,他次没跳级我也焦虑,次没能升级我就更需要努力调整自己面对他。
我非常注意调整自己,尽可能的平和。但印象较深刻的一次是我在他接连输了3局比赛,且最后一局十二个回合就输给了一个小姐姐之后,我的脸色就没有那么好看了。当时我记得我对他说,要是不认真,不好好下就别下了。怎么会只下12个回合呢?他就哭了,被小伙伴家长解救去安慰了。
那是我对自己打分较低的一回。现在看,我很理解那个时候的他,很多时候,不是不认真,可能水平不够,可能是状态不好,都有可能。如果是我,也不一定能做得很好。
我曾经在一个赛场外看到过一个女孩没能升级后大哭,还写了一篇文章《我不要回家,妈妈会打我的!》希望大家都引以为戒。孩子们的兴趣,需要我们作为家长的保护。
也是在那之后,我的态度越来越好了,因为我知道,孩子真的不容易。一整天,我就是坐在那里,吃吃喝喝,和朋友聊着天,我都觉得很辛苦,何况他在赛场上体力脑力大比拼,做不到其他,我的理解和鼓励是对他较好的支持。
除此之外,你会发现身边有太多的孩子既有天赋又很努力了,他们屡屡获奖,是“别人家的孩子”。
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和期待,是贯穿孩子学棋始终的。
4⃣️记录他的成长
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回顾他的努力和成长过程,会让我觉得这一路走来,累,并快乐着。



输赢之间的距离是很微小的,有很多办法都能将胜利从失败的手里夺回来。
- 04 -
国际特级大师说
我请教了修老师几个问题。
1⃣️您认为孩子可以从国际象棋中收获什么?
修老师:国际象棋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变得严谨,培养他们的大局观。因为在下棋中,每一步都面临很多选择,要考验孩子在当前这个局面之下,做出更好的选择。还有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下棋过程中,你的思路是环环相扣的,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这样的综合能力得益于下棋,但对其他方面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2⃣️您认为学棋是否有天赋说?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国际象棋?
修老师:学棋是有天赋之说的。 至于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国际象棋,第1要看他是否喜欢,这个需要来体验去确认。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太活跃,坐不住,但是喜欢下棋的孩子,平时可能活跃,但是一旦坐在棋盘面前,就沉下心来了。第二要看孩子的棋感,这有天生具备的,也会在老师的教授之下逐步提高。
3⃣️您认为下棋必备的要素是什么?
修老师:下棋三大要求:身体,心理,知识。
4⃣️您认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学棋呢?
修老师:家长要懂一些,比如通过旁听课程的方式学会一些国际象棋。这样的好处在于你可以更好的换位思考,对孩子更多的理解,知道哪些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哪些错误是不该犯的。很多时候,“你为什么丢子呀?”没有那么容易,换你来做,也不一定就不丢。
作为家长,多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而非以是否赢棋,是否升级作为衡量标准去做判断,下结论。有些孩子的级别不低,但水平未见得是达到相对应的程度。家长应多关注孩子上课的状态,在家练棋的状态。
在赛场外发飙的家长,有可能是对孩子的真实水平没有客观的认识。
谢谢修老师友情出场:)

现在,晚上9点,我刚刚完成这篇长长的分享,在做最后的检查。小小宝刚刚花一个半小时赢下一盘棋,在上火花思维数学课,他爸还在单位加班。真真应了“Monday是忙day”。
希望对想了解学习国际象棋和已经在学习国际象棋的孩子家长有一些些帮助。哪怕只有一个观点被你认同,我也会很高兴。
有人问:学棋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最终路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水平足够高之后可以参加国际比赛,拿国际等级分,如果以后申请国外的学校,可以作为参考。重要的是,他有一个爱好。
小小宝的回答则是:我想当国际象棋老师。
很好❤️。一级只是一个开始,让我们继续在国际象棋学习之路上努力吧,加油!

☁️关于孩子的
《大人为什么总是喜欢欺负孩子?》
《好家长的衡量标准之一:孩子愿意和你聊天儿,而你,也会聊。》
《科学地告诉你,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坐飞机真的是检验“熊孩子”的较好利器...》
《我和儿子关于“天堂”的对话》
《一个热锅上的家庭,揭露了孩子叛逆背后的秘密》
☁️关于自己的
《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吗?不,你错了。》
《别人给你100分,你却给自己不及格,原来是因为...》
《你在朋友圈里又佛又丧,你在收藏夹里偷偷积极向上》
《有多少来日方长 变成了后会无期》
《这不重要。》
《你的善良 带些锋芒也不够》
《他和她,让我重新定义了*好的爱情。》
《放弃“做自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