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教育 (36-42个月)
提升观察力培养归纳力,激活数理力
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感官知觉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桥梁,感官教育的课程是孩子将来学习数学、几何、地理学、生物、艺术与音乐等领域的基础。课程里,孩子在专业老师的观察与引导下,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在设计精密的教具里尽情探索,通过不断亲手实验、尝试,提高观察力,发展有组织、有逻辑的归纳能力,把抽象概念具象化,如:大小、轻重,是来来学好数学的根基。
36-42个月宝宝 为什么要学习感官教育?
6岁前的孩子正值感官敏感期,对环境刺激有特别敏锐感受,这时的学习力就像海绵,会主动探索与记忆周遭事物,并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若孩子在这阶段的学习受到妨碍,等于失去学习机会,将来再学就事倍功半。感官教育帮助孩子“在对的时间、用对的方法、学习对的事情”,精进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感知能力与敏锐度。
课程安排的感官教具与孩子将来上小学、中学学习数学有密切关联,例如:二元一次、二元二次方程组,当孩子探索这些教具的过程中,无形已在储存数理潜能,将来学习相关课程,便能学得更好、触类旁通。
具神奇魅力的感官教具:
1.无法抵抗的邀请:每套教具都经过严密设计,从材质、外观、颜色都发出孩子无法抵抗的邀请,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想要操作。
2.没压力的自我订正:操作教具若发生错误,教具会给孩子实时回馈,无需大人在旁指示,这也让孩子习惯“犯错是学习必经的过程”。
3.孤立原则的学习效益:每组教具专注一个“学习主题”,如:“长短”,教具其他元素,如:形状、颜色就会一致,避免造成学习干扰,让孩子专注,一次学习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