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民商法学是研究民商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二级学科,是以民事和商事法律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主要包括民法学、商事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婚姻家庭法学、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它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最富于学理性和实践性的实用法学,是保障公民民事权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在发展民主、保障人权、繁荣经济、促进社会进步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巨大作用。民商法学通过对民商法理论和各种民事商事法律制度的研究,为我国民商事立法、司法和律师实务提供法律理论指导,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法制国家建设实践服务。
在科研项目和成果的强有力支撑下,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于14年8月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从而使包括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法和民事诉讼法在内的全校法学一级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法律实务能力的法学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能够系统掌握民法与商法的体系与核心,具有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解释适用法律的方法,具有独立分析、处理民商事案件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商法理论研究、教学、立法、司法和法律实务工作。
三、特色优势
中国政法大学是多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课程设置严格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环节科学合理,教师授课严谨求实、与时事紧密相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方便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四、课程设置
学制2年,学费22000元。
课程分为5类:
学位课、必选课、公共课、任选课和补修课,其中学位课共4门,各计4学分;必选课共2门,各计2学分,学员可从3门课程中任选2门学习;任选课2门,各计2学分;补修课共2门,各计2学分;公共课共2门,英语,5学分,政治,3学分。
学位课:民法总论、商法-公司法与证券法、民法物权、民法债法(合同法)
必选课:知识产权法、侵权行为法、破产法与重整法
任选课:任选其他专业两门课程
补修课: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公共课:英语、政治
五、师资配备
翟远见----民法总论
马更新----商法-公司法与证券法
席志国----民法物权
戴孟勇----民法债法(合同法)
陈健----知识产权法
郑佳宁----侵权责任法
葛平亮----破产法与重整法
六、教学安排
本专业课程安排分为知识单元、测评单元、翻转课堂单元和科研单元:
1、知识单元是学生在线学习教学视频和课程资料的环节;
2、测评单元指学生进行思考练习、在线作业的环节;
3、翻转课堂单元是指学生在完成知识单元和测试单元的内容后,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环节;
4、科研单元是指学生完成读书报告、学期论文、科研论文的环节。
七、颁发证书
1、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者即可结业,颁发“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加盖学校钢印、红印及校长印。
2、在获得结业证书的基础上,符合申请硕士学位条件的,可按《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办法》有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学位课考试(需来学校参加考试)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者,可获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