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首先要在学生启蒙和初级阶段打好基础,详细了解正确的演奏姿势及各种基本技法。其次,了解古筝流派的形成、特点以及各类作品的演奏风格,具有一定的鉴赏、分析和表现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定位
学习、传承国学文化,培养学员兴趣,陶冶情趣。
教学对象
学前四岁起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中老年人、外国学员,因年龄及学习目的的不同,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
教学体系
教学按一学年48课时设计,三年小成,五年大成。
课时分配:16课时为一期。
教学模式:
1、因材施教
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优秀学生可以提前升班,及时与教学管理老师沟通,不能耽误学生成长。
2、点评作业
点评着重于当堂课教学大纲所罗列的知识点,如果时间有限可以推迟到下周课前。
3、学习汇报
每学期结束时完成1-2首作品,可以利用最后2到3节课完成,每学年都将举办考级和毕业汇演。
4、 中国古代元素课
每学期有一部分课程涉及到中国古代元素(如: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彩云追月等)。
5、 现代元素课
每学期至少有1-2课时学习现代古琴作品(如:瑶族舞曲,战台风,春到拉萨等)。
6、重奏教程
在有基础的学生中开展重奏课程,激励学生团结一致,相互配合的集体精神,变独乐乐为众乐乐。
7、家长交流会
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和家长沟通,请家长重视,也希望亲自接送孩子多主动与老师沟通。
初级阶段(48课时)
学年目标
认真打好技术与艺术两方面的基本功,把专业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结合起来;把知识把深度和广度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
指法练习:
1、上滑音练习
2、下滑音练习
3、回滑音练习
4、分解和弦练习
5、双手弹奏练习
6、按音的音阶练习
7、花指与刮奏练习
8、左手技法综合练习
练习曲:
1、《南泥湾》山西民歌
2、《小开手》中州古调
3、《绣金匾》陕北民歌
4、《纺织忙》刘天一曲
5、《西江月》潮州筝曲
6、《挤牛奶》《草原英雄儿女》插曲
7、《凤阳花鼓》安徽民歌
8、《三十三板》浙江筝曲
9、《劳动*光荣》黄准曲
中级阶段(48课时)
学年目标
系统学习古筝理论知识,它包含古筝的演奏技巧、流派等方面内容。从而反映在演奏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中。
指法练习:
1、搓指练习
2、琶音练习
3、扫搓练习
4、摇指与左手拨弦练习
5、摇指与左手分解和弦练习
6、摇指与左手和音的配合练习
练习曲:
1、《渔舟唱晚》
2、《西江月》
3、《纺织忙》
4、《康定情歌》
5、《浏阳河》
高级阶段(48课时)
学年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及学生的不断练习,使之逐步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作品风格;从而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作品的思想感情。
指法练习:
1、复调练习
2、摇指与琶音练习
3、利奏与扫摇练习
4、双食快色点奏练习
5、快速双撮练习
6、双手琶音练习
7、快速指序练习
8、双手综合练习
练习曲:
具体教学根据老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