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 已帮助:956人
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暨专利奖表彰大会上,华南理工大学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专利“双光学放大倍率图像采集装置及图像采集控制处理系统”和“一种淀粉预处理方法”、2015年广东专利金奖获奖专利“一种高磺化度高分子量木质素基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广东发明人奖获奖人万金泉教授受表彰。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长期保持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2016年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持续增长。据省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华南理工专利授权量148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61件,分别占全省大专院校授权量的25.5%和36.1%,均排名全省高校。同时,华工也积极推动专利技术转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以来,该校获中国专利奖18项,获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获广东省专利金奖6项、优秀奖5项、发明人奖2项,获奖总数居全省高校首位。
其中,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专利“双光学放大倍率图像采集装置及图像采集控制处理系统”,通过采用两个不同光学放大倍率图像采集系统,进行巧妙的光路切换,实现了针对检测对象变换图像分辨率的要求,有效解决了高密度PCB检测速度和微小元件检测准确度的矛盾,破解了长期困扰自动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共性技术难题;用户已达到300多家,部分产品出口到了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打破了相关高端设备一直被国外设备垄断的局面。
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专利"一种淀粉预处理方法",基于现有淀粉改性技术反应效率低、耗时长,产品稳定性不足、应用面窄等问题,提出了淀粉化学反应的可及度理论。根据该理论,专利通过对淀粉进行酶-碱预处理,使淀粉疏水改性反应效率由70%提升至85%以上,产品稳定性由75%提升至90%以上,开发了小颗粒淀粉、流动性淀粉、淀粉基表面活性剂和乳化淀粉等系列新产品,替代传统的、具有较大刺激性的化学品,广泛用于食品乳化、微胶囊包埋、乳制品、面制品,日化洗涤剂、化妆品等领域,已在国内多家企业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2015年广东专利金奖获奖专利"一种高磺化度高分子量木质素基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首次应用接枝磺化技术,在木质素分子上接入含有活泼氢羰基和羟基的支链,再通过与亚硫酸氢根加成反应引入磺酸根,制得高磺化度高分子量的木质素高效减水剂,解决了建筑行业中的木质素类混凝土减水剂领域面临的减水分散性能不足和应用范围窄的共性难题,以木质素为原料制备出高效减水剂。该专利在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广西郁江老口航运枢纽工程、桂林市川江水利枢纽工程等大型重点工程应用,并应用到越南家兴水电站工程、越南昆江一级坝工程等国外水坝工程,近3年来累计实现新增产值8.8亿元,新增利税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