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 已帮助:1086人
——在2015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研究生院院长 黄晓勇
(2015年6月26日)
尊敬的张江院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大家都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相聚于此,共同见证属于所有2015届毕业生的幸福时刻。2015年我们共有300名同学获得博士学位,851名同学获得硕士学位。能够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学习、毕业并获得学位,你们一定为自己而感到骄傲,你们的家庭也一定为你们感到骄傲,这将是你们一生的光环和荣耀。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全体教职员工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并分享你们的快乐与荣光!
人的一生中,能让自己刻骨铭心且记忆一辈子的事情并不太多,作为研究生学习阶段“最后一课”的毕业典礼,无疑也是一场压轴大戏。近年来各高校毕业典礼上校长们的致辞一个比一个精彩,甚至有人说“毕业典礼上校长要是讲的不精彩,你都不好意思毕业”。亲爱的同学们,我的“鸭梨(压力)”山大呀。
作为今天这场毕业盛会的主角,我想你们——2015届毕业生们应该最先表达的是,对陪伴你们一路走来的那些人的致谢:从你们呱呱坠地到成长成才,伴随着父母的时刻惦念和悉心呵护;从你们牙牙学语到学有所成,离不开师长们的传道解惑与倾囊相授;从你们萍水相逢到莫逆之交,映射出同窗之间的相遇、相识、相知、甚至相爱。是他们将人生中最宝贵的点滴嵌入了你们无悔的青春,请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他们!
几度春秋日,只在转瞬间。刚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场景大家或许还历历在目,你们过五关斩六将,不少人因为险过了英语分数线而惊喜,又或者因为复试时没有被老师的问题问住而庆幸。你们有按捺不住的兴奋和无法言表的自豪。接着,你们来到远离市区的房山良乡校园深造,在辛瓜地这片热土上播撒汗水,收获成功与喜悦。有人将这个过程称之为“上山下乡”,我觉得说的很形象。不是吗,上房山,下良乡。另外,我也很喜欢“小院儿”这个词,她有着说不清的亲切,道不尽的情怀,我曾经很高兴地欣赏过同学们拍得校园视频,欣赏过同学们制作的校园明信片,可谓匠心独具、异彩纷呈。“小院儿”虽小,功能俱全,除了食堂中午大家抢饭还是蛮拼的以外,你们总是可以找到充足的自习座位和还算过得去的运动场地,或许也不乏谈情说爱的花前月下。
当然,我们仍然有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作为院长,我也要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致谢:感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感谢你们给院长信箱发的邮件,感谢你们在微博、里的吐槽和在论坛里的留言。这些意见和建议或委婉、儒雅、斯文,或粗放、豪迈、直率,但对我无一例外都是极其珍贵的激励与鞭策。衷心地感谢你们,2015届毕业生!
当今的教育已经不仅是拼学校的年代,更是拼校友的年代。研究生院建院30多年来培养的一万余名毕业生中,他们当中不仅产生了一批人文社会科学专家、知名学者和优秀企业家,还涌现出了很多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们为你们树立了卓越的榜样,而即将成为新的校友的你们也要为这个自豪的群体增光添彩,更要与师弟师妹们薪火相传,再创辉煌,让每位同学都因为自己是中国社科人、是研院的校友而感到温馨、感到骄傲!
青春是用来怀念的,多年后,所有这些青春记忆都会变成大家回味一生的“那些年”:你们会怀念期末考试前的通宵达旦,怀念“众星云集”的笃学讲堂,怀念“及时雨”般的宿舍空调,怀念友情四溢、觥筹交错的梅花庄,或许还有食堂那味道不错的夜宵。当然,你们也不会忘记限制流量的校园网,不会忘记即使在美女如云的研院、如果不足够优秀光是蛮拼也找不到女朋友的严峻现实。正是在这些酸甜苦辣的青春记忆中,你们收获了刻骨铭心的成长。
明天同学们即将各奔前程,书写自己新的人生画卷。前进的道路亦将布满鲜花和荆棘,也许顺利,也许艰辛。虽然生命中会有众多的选择和失去,但是总会有爱和梦想伴随着你、告诉你路的方向。在这分别之际,我想送给同学们三个词,希望为你们人生中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带来一些启迪和帮助,这三个词就是视野、胸怀和担当。
视野
你们要拥有中国社科人的广阔视野。
中国正处于最伟大的历史时代,你们必将大有可为。在研院读书的这几年你们见证了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发展与深刻变革。你们很幸运,生在这个千载难逢的美好时代,我希望大家切记不要辜负了自己的实力、拥有的光环和难得的机遇!
你们要树立更高的志向和目标,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壮志豪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境也。”说的就是人要登高望远,才能拥有更宽广的视野,才会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研院远离市井喧嚣,适宜沉下心来读书思考。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觉得同学们已经在这里很好地开启了读书思考的人生旅程。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要拘泥于功利的目的只读“有用之书”,而要视野开阔、旁搜博引、兼收并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真正的阅读能让你遇见更好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美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所牢记、所背诵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剩下的东西才是真正能够被称为教育的。”我相信,我们同学的出征的行囊是满满的!
接下来,你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将要踏上自己人生实践的万里征程。世界那么大,你们一定要去多看看。看中国,更要看世界;看自己,更要看社会;看今天,更要看未来。
习总书记指出:“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当代青年只有立志高远并注重实践,多读书学习、多调查研究,厚积薄发、久久为功,才能获得大智慧,才能融入大格局,才能创造大时代。要记得常常仰望天空,也要记得仰望天空的时候看看脚下。
胸怀
你们要拥有中国社科人的博大胸怀。
看的多了,视野开阔了,那么问题也来了:遇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和事物你们可能会羡慕嫉妒恨,面对不良的社会现象你们又可能会愤世嫉俗,这样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或将对你们产生负面的影响。大家一定熟悉雨果曾经说过的这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要想成就不一般的事业,必须要有“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的博大胸怀。心胸有多宽广,事业就有多辉煌。
要学会欣赏美好的事物,也要学会包容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和多样性。这里我再引用一句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他是这样说的,“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我希望大家学会不抱怨,不抗拒,学会接纳,学会包容,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的强大。
社科学子既要懂得人伦日用,“极高明而道中庸”,在人间烟火中体验生活的小幸福、小情趣;又要胸怀天下,忧国忧民,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为己任,在追求人生价值化的过程中寻得人生的大格局、大手笔。用能力改变能改变的,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用智慧分辨二者的区别。
担当
希望你们要拥有中国社科人的不二担当。
“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社会就有希望,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展望未来,你们将大有可为,你们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客观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历史使命。因此,无论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还是肩挑半边天的女豪杰,学会担当、勇于担当都是你们人生最为重要的必修课。当今中国正值国家民族方建震古烁今大业之际,作为一名中国社科人,希望大家勇敢地担当起历史赋予自己的光荣使命,你们的未来就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总结,通过不断地试验摸索规律,寻找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这就需要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们具备放眼全局、着眼大事、稳重自持、坚定自励的综合能力和担当精神。你们肩鸿任钜,生逢其时,百舸争流,顺势有为,注定要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同行,注定要与这个伟大的国家共荣。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中国社科人要以视天下之视野、听天下之胸怀、感天下之担当,“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宇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书写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壮丽诗篇!
最后,我由衷地祝愿大家前程似锦、一帆风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