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加米谷大数据 已帮助:1128人
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链逐渐完善,区域发展集聚效应显现,产业链逐渐完善。
01
大数据政策
1、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
对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产业发展和安全三方面做了总体部署。
2、《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全面部署“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
3、《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
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促进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4、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卫健、农业、环保、检察、税务等部门还出台了领域大数据发展的具体政策。
02
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1、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全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围绕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开放、数据中心整合、数据资源应用、数据要素流通、大数据产业集聚、大数据国际合作、大数据制度创新等七大主要任务开展系统性试验。
2、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唯1的跨省综合试验区,旨在将京津冀区域打造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应用先行区、改革综合试验区和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
3、珠三角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2016年10月获批的7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之一,依托广州、深圳等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在一批骨干企业的带动下,逐渐形成大数据集聚发展的趋势。
4、上海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围绕“资源、技术、产业、应用、安全”融合联动这一条主线,形成集数据贸易、应用服务、先进产业为一体的大数据战略高地。
5、河南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以郑州大都市区为核心,推进数据中心整合利用、大数据交流合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领中部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
6、重庆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提出全产业链的主要目标,将重庆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数据枢纽及产业基地。
7、沈阳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探索出一条以“智慧城市新体系、大数据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发展”为主线的创新之路。
8、内蒙古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构建“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丝绸之路数据港、数据政府先试区、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区、世界级大数据产业基地”。
03
大数据产业集聚区
1、京津冀:
以北京为引领,天津、河北大数据发展也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
2、长三角:
大数据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上海、江苏、浙江以及山东均跻身全国第1梯队
3、中西部:
以贵州发展较为优先,其余周边省市呈现出齐头并进的态势
4、珠三角:
呈现出“广深引领、珠三角集聚、粤北东西紧随”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