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是口头表达当中比较高级的说话能力。孩子如果没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想要讲好一个故事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但反过来,只要经常训练孩子去尝试讲故事,运用讲故事的框架去提高语言组织能力,那么孩子的口才也会因此而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所以想要提高孩子的口才,从学习讲故事做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同时,学会讲故事还能给孩子带来性格和行为上的改善: 增强语言积累,孩子对话更主动; 提升孩子的自信力、思考能力、联想能力。
《乌鸦和猪的谅解》
从前,有只乌鸦在一株树上,看见下面有一只浑身长满黑毛的猪。
“哈哈!这个黑家伙多难看呀!”乌鸦说。
猪向四处看了看,发现说话的是乌鸦: “讲话的原来是一个黑的可怜的小东西。 ”
“你说谁?你也不看看你自己?!”乌鸦气愤地说。“你也看看你自己吧!”猪也很气愤。
他们争吵了一阵,就一道去池塘,证明谁更黑得难看。它们从水里照了照自己,又互相端详了一下,谁也不开口了。
乌鸦忽然高兴起来说:“其实,黑有什么不好看的呢?”
“我也以为黑是很好看的!
”猪也快乐地说。
小朋友们,这是一则比喻,我们不应该因为同样的缺点就相互谅解,甚至把缺点当作优点,自夸自攒起来。
讲故事的技巧
如何成为故事大王?怎样能把故事完美地讲述出来?这里有几个小技巧可以供小朋友们借鉴。
■ 选择符合自己气质的故事
比如具有幽默感的小朋友可以选择搞笑类的故事,把你的快乐传递给别人; 性格安静沉稳的小朋友可以选择抒情类 的故事,把你的文艺气质展现给大家等等。
■ 抓住故事内容中心让语言有条理性
小朋友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故事后,可以把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这几个要素找出来。然后将故事串联起来,再填充内容,最后将自己的情感加入进去。 这样在讲述故事时语言会更有条理性,思路也更清晰。
■ 学会突出重音和把握语言节奏
讲故事时,语气语调要有轻有重,这样才显得生动活泼,并能突出故事的重点。故事讲述中还有一种表现故事角色的性格方式为语言的节奏快慢。
讲故事时,首先要确定好基本速度。其次要注意根据情节变化而变化。灵活运用节奏快慢能增强故事感染力。
■ 注意停顿,让情感表达更真实
讲故事的时候切忌太流畅,这样会给听众一种背书的感觉,你需要适当的运用思考标志。思考标志有很多,眼珠向左侧转动、抬头仰望天花板、停顿、闭上眼睛。
讲故事时,停连处理得当可以有效地控制语速,更明快地传达句子和段落的意义,可以使语气自然,便于情绪转换。
连续14天
“玩转空中课堂”系列课程
涵盖口才、思维、记忆三大领域
呈现多个优秀语言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