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智教育欢迎您!
优课堂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青岛大智教育

7x24小时咨询热线

青岛大智教育新闻详情

艺考“减负” ,谁在受益?(上)

文章来源:青岛大智教育 已帮助:779人

12月11日,教育部在其官网上发布《严格规范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特殊类型招生工作》,明确提出:从2020年起,除了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仍可单独组织校考,其他高校的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将不再组织校考,而是统一使用省统考成绩。这两类专业的省统考成绩也将成为独立设置院校的有效校考门槛。

【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排,2019年山东艺考政策迎来大变革:

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2019年高校美术类一般不组织校考;2020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

文学编导类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中央部门所属高校、211工程高校的文学编导类专业外,文学编导类专业原则上均使用统考成绩,高校不再单独组织校考。

值得注意的是,未达到山东省2019年美术类专业、文学编导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线的考生,没有资格参加高校组织的美术类、文学编导类本科专业校考。考生即使报名参加了校考,也不能参加后续投档及录取。

那么,政策的变化为艺考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艺考“减负” 谁在受益

 2020年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正在进行中。对大多数设置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的高校来说,校考将成为历史。

据了解,全国近2000所高校都设有艺术类专业,每年招生50余万人,其中七成艺考生报考美术学类或设计学类专业。

这项改革意味着:每年春运期间,几十万名艺考生和陪考家长拖着箱子四处奔波、穿梭于高校间赶考的场景将成为历史。

从十几年前只有校考,到“省统考+校考”,再到如今的省统考为主,“看似艺考在‘减负’,其实更像是在‘纠偏’。”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说:“艺考问题之复杂,改革之艰难,远超想象,但改革却从没停步。”

前一段热播的反映高三考生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小欢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高三学生方一凡成绩一般,为了增加上好大学的机会,全家决定让方一凡临时突击,参加对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的艺考。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就是艺考留给公众的普遍印象,艺考被当成高考博弈的工具。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说:“受文化成绩低的机会驱使,一些不具备艺术天赋、艺术素养不高的高中生把艺考作为圆梦大学的捷径;受高学费收入的利益驱动,一些高校不考虑条件盲目设点。”

 “艺考=易考”背后是一组爆发式增长的数据。有学者统计,从2002年到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院校增长了近1000所,达到1679所。

让艺考回归本位,先从规范专业选拔工作开始

早些年,由于高校艺术专业设点不多、考生数量不大,校考基本满足高校的人才选拔需求以及考生的升学需要。北京师范大学招办原主任虞立红记得,针对艺考生的快速增加,2005年教育部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统一组织艺术类专业考试;2007年,教育部明确重点组织好美术类统考;2008年,教育部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牵头制定了美术类专业省统考的考试科目、考务管理办法和评分参考,开始规范美术类统考;2009年,31个省区市全部实施美术类省级统考。

经过10年的探索与完善,越来越多活跃在一线的高水平美术专家、教育专家参与指导这项工作,更多的专业美术院校牵头承担了这项工作,省统考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越来越贴近高校美术类人才选拔要求。

教育部近几年出台的艺术类改革的政策,被认为传递了这样一种信号——艺术类招生实行分类管理。

“一方面保留少数艺术院校的校考,为艺术精英人才脱颖而出畅通渠道,体现精细化;另一方面开展‘规范、高效’的省统考,让更多高校能够选拔到专业基础好、文化底子厚、发展空间大的优秀学生,而这恰恰是大规模统一选拔性考试可以做到的,也是擅长的。”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嘉说。

另一项“纠偏”也在进行中。近年来,高校不断提高对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2018年以前,艺考生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不低于当地高考二本线的65%,2019年提升到70%以上。一批高水平艺术院校也在不断提高文化课成绩,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近年录取的艺考生文化课低分都已在普通类专业一本线左右。

中国传媒大学将这一考核“前置”。自2019年起,中国传媒大学在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中,将文化素养基础测试确定为初试的必考科目。考试内容在“语数英”类别基础上,首次增加“文史哲”类别,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类别。

 “艺考不再只是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艺术素养,更要求考生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是这项改革的倡导者,在他看来,这项改革“既能有效引导社会对艺考的认识,又能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也为学生未来的艺术创造力提前注入了动能”。

出乎这所学校的意料,当年,近一半的艺考生在初试环节选择了文史哲类别。前不久,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公布2020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明确2020年文化素养基础测试考查科目为“文史哲”。据悉,中国传媒大学也将逐步加大文学、史学、哲学的通识教育力度。

“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其思想的高度也同样跃居人类精神领域的前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明才说:“仅拥有熟练技术,而内在世界贫乏的从艺者,不过就是形式语言的搬运工而已。内在素养的高低、心灵境界的层次与格局才是决定艺术家创作高度的根本原因。”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美术类专业取消校考。当年通过省统考进来的学生的高考文化成绩比上一年平均提高了74分。

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很多高校专业课老师都认为:“文化课成绩好的同学,往往学习习惯好,理解力、接受力强,转而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较好的领悟力。”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刘明才认为,人大艺术类招生改革仅仅实施两年,现在还不能简单断言这些孩子未来的发展状况。但他肯定地说:“就教育的普适性而言,人才的选拔首要在选拔综合素养高的人,基于此,天赋才可能在未来发挥意义,而教育也才可能培养出真正代表自己时代的优秀分子”。

学校首页| 学校简介| 课程列表| 学校新闻| 学校相册| 教师团队| 联系我们

青岛大智教育课程请咨询:

沪ICP备18048269号-1 沪ICP备18048269号-1 电子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 教育 教育 全国教育网站 全国教育网站 企业信用等级AA级 企业信用等级AA级 合作/版权/投诉

本页信息由注册用户(机构和个人)自行发布或提供,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任何关于对该用户的推荐都不能替代您的考察核实,本站不承担该用户发布/提供信息的行为或内容所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