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睿丁英语郑州中心 已帮助:631人
整个小学阶段,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把精力聚焦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可优秀的成绩究竟从何而来?其实很简单,好成绩来自于好习惯。想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小学阶段这些习惯的培养必不可少。
一、阅读与背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晨读尤其重要。
阅读对于理解文章以及之后的背诵都是极为重要的。培养阅读兴趣与背诵习惯,是小学阶段zui为迫切的学习任务。
书籍,根据孩子自己的阅读需要,有精读和泛读之分。精读时记住书名及作者,对于书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可以划上批注,可以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于泛读的书籍,可以大致浏览或略读。在小学阶段,每个学期应保证一定的阅读量。“量变引起质变”,随着阅读量的不断提升,孩子的语感也会越来越好。
二、计划与执行
“制定计划”这几个字,听起来有点太过“宏大叙事”。但是,若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学会给自己的学习制定可行性计划,这足以让我们家长省心很多。
孩子的计划包括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和学期计划甚至年度计划。对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没法独立完成这么系统的计划,这时就需要我们家长在一旁指导,先从小小的日计划和周计划开始努力。
为了方便查阅和及时修订等,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小巧的计划本。计划做到简明扼要,什么时间段干什么,目的和要求是什么。这要清晰地体现。
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家长起的主要作用是“督促”和“鼓励”。孩子有时可能会想偷懒,这时,家长要及时提醒孩子,鼓励孩子严格执行计划。在时间的管控上,可以教孩子“上闹钟”;当孩子计划执行得非常理想时,可以给孩子一些小奖励。当然,如果也客观情况出现,需要调整计划,家长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并进行修改,但前提是,优先级的事情还是要尽量完成好。
三、自学与预习
小学阶段的自学与预习非常重要。很多学校的老师也为要求孩子在家完成自学与预习的任务。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说到自学和预习,其实都离不开这样几点:将第二天需要学习的内容反复地看上几遍或读上几遍,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圈圈画画。
在自学与预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让孩子在思考与提问中,表达自己对一个问题或一个知识点的看法,提升孩子的思维水平与表达能力。
四、复习与整理
“温故而知新”,复习与整理,是更进一步的思考。复习与整理,有助于帮助孩子找到一门课程或某个知识的体系。我们要提醒孩子,将平时做过的一些试卷集中整理起来。比较便捷、高效的一个办法是:语、数、外三门学科各准备一本错题集。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勤奋一些,将平时里做错的题目,用心地记录在错题集上。在复习与整理这些错题时,孩子会慢慢悟出一些解答方法,同时也会规避到一些容易犯错的细节。针对错题的重点复习与强化,能很好地提升考试成绩。同时,也会让孩子从小养成爱整理的好习惯。
五、态度与姿势
小学阶段,家长要注意跟孩子多交流学习方面的事情,在询问与指导的过程中,让孩子形成热爱学习的态度。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或者是取得了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我们做家长一定要及时察觉,及时表扬,让孩子在学习方面树立信心。在相信自己能把学习这件事给搞定的前提下,孩子对学习也会越来越感兴趣。因为他们能从中体会到小小的成就感。
而谈到读书写字姿势,这也是我们做家长,有些头疼的事儿啦。一些孩子总是以自己习惯的姿势,慵懒地躺在沙发上看书,或弓着背做作业。
当看到这些情况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些禁止性的话语,而要耐心地跟孩子解释,跟孩子说清楚不良的读书写字姿势的危害会有多么巨大。让孩子真正理解爸妈的建议,并学会主动纠正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