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睿丁英语郑州中心 已帮助:621人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常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他的阅读量会达到平时的3倍以上。沉浸在书的海洋,周围的孩子都在认真看书,这些积极外部因素会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所以,家长在周末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和参加阅读活动,让孩子多多感受这样的氛围。
当然,家里还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地方。爸妈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单独的书柜,准备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书籍,告诉他这是你的书,让他建立对书的归属感。
当然,书当然不限于书架,能让孩子在家里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合适的书去读。
有位妈妈举过一个这样的例子:
"女儿刚出生时,家里居住面积小,书又多,她的儿童床上都铺了厚厚的一层书,就这样女儿一天天在书堆上长大。
她似乎对书有一种眷恋,长大了她从不挑吃挑穿,她的漂亮衣服比别人少,但她的各色藏书比别人多,她可以从书柜里为你精选出不同题材的‘美味佳肴’。”
阅读不是强迫,需要适当引导
虽然总说,家长尽量少让孩子看电视,但这需要家长为孩子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片或其他。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孩子直接读原文绘本当然是比较好的。但是如果孩子不乐意的话,可以先用接受度较高的电影电视来“做媒”,吸引孩子去读原著。
见过这样的例子:
“一位家长很想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小时候看《西游记》连环画的乐趣,但是孩子不喜欢看。后来他就先给看了几集《西游记》的电视剧,孩子的兴趣马上上来了。但是他有技巧性地告诉孩子,看后面的需要等,孩子等不及,就抓起连环画先看起来。”
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朗读手册》引用了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不认字,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入手。童书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孩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图书,看了之后比说一万句教训的话都有用。
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会主动找书读。
鼓励孩子读后说说自己的看法
输入之后,输出同样非常重要。
在孩子阅读书籍之后,家长可以多通过提问或者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方法来增强孩子思考能力、沟通和表述能力。
如果孩子只是一味地阅读,所看的书可能只是堆砌在脑中的信息。如果家长能鼓励他说出自己的读后感,在他表达之前实际上经历了一次深度的思考;在他表达的过程中,也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这对他后来基本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有位爸爸是这样做的:
“每次我让孩子看书,他都以功课忙为理由,一律拒读。但我却找到了他的一处软肋,就是他的作文差。
一次他在写一篇作文之前,我先让他看了一本书,读一遍,记一遍,让他将所有能理解的词汇尽量恰如其分地用在作文中,结果,老师的评判是‘语言生动形象’。
于是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写好文章的方法,自己便主动找书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