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对象:欢迎来到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中学部! 中学部的学术课程、课外活动、寄宿生活相辅相成,共同助力包校使命及愿景的实现。您可以从我们的网站上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中学部所有成员的共同目标是帮助学生激发热情,收获快乐,追求卓越。在包校,卓越来自方方面面,如学习、运动、表演以及创造力等。包校为学生提供了各类展示自己的平台,每位教职员工都会倾尽所能,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包校中学部坐落于历史悠久的松江区,的校园设施为学生学习、运动、社交提供便利。 感谢您对包校的关注! 课程简介汉语中,“课程”一词的含义是“学习之旅”。拉丁语中,“课程”则翻译为“积跬步之径”。在终身学习的进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社会作出贡献。包校课程则为此目标展开。作为双语言并重的课程项目,该课程架起了包校小学和高中课程之间的桥梁。包校的教育不仅希望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目标语言,还将提升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汲取西方教育的精华。“上海+”课程专为包校初中部6至8年级学生设置,是上海课程与精选国际课程的融合。
招生对象:欢迎来到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小学部!包校是一所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学校,小学部位于上海市中心,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小学部的双语课程以上海课程为基础。学生来自上海以及近2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包校严谨的浸入式双语教学项目令我们无比自豪。包校注重发展视觉艺术、表演艺术、体育以及信息技术课程。此外,探究式科学以及人文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包校温馨和谐、诲人不倦、志存高远。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学生都感到安全、开心、轻松自在,并注重对价值观、品德、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独立意识的培养。考虑到双语教学项目的严谨性,我们提倡家校协力,因为我们相信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合作,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是包校老师、家长相互信任,通力合作,全力支持学生学业。我们致力于发展全人教育,注重学生个人品格和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想要在社会上崭露头角,能力和品德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致力于传承中华文化,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和领悟。包校中文语言和文化课程内容扎实,根基深厚。通过学习,学生能通识中国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我们致力于拓展国际视野,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的知识和技能。中外籍学生共同学习,逐步了解对方的语言、文化和观念。包校老师经验丰富、乐于奉献、能力出众,他们紧密合作,为同学们营造了浓厚的跨文化学习氛围。如果您想更多地了解包校信息,请与我们。
包玉刚实验学校 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是一所开创性而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学校。学校成立于2007年,是一所非营利的双语学校,由包氏家族为纪念爱国爱乡的企业家、政治家、慈善家,已故船王包玉刚爵士而创建。学校目前有1100多名中外籍学生,提供小学一年级至高中十二年制的学历教育,融合了中国及国际先进的课程元素。6-8年级采用上海课程和国际课程,9-12年级采用剑桥IGCSE、国际IBDP课程,以及中国文化课程。创建时间:2007年接受学生年龄范围:6-18岁年级包含:1-12年[详情]
陈艳 教师团队
小学部执行副校长 与包校共同成长了许多年,这是一所真正的“中英”双语学校,也是实实在在将全人教育、平衡发展落实在日常活动、学习、生活每个环节的学校,更是一个教授学生包容、海纳百川、取长补短的绝佳教育场所。东西方的教育优势及精髓是可以相互融合共存的,包校将为这一目标孜孜不倦继续努力。世上没有完美,但我们将做得越来越好。
Michael Spencer 教师团队
小学部执行校长 “加入包校以来,我被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和远大的发展愿景所深深吸引和打动。快乐、勤勉的学生,辛勤耕耘的教师和热心支持包校发展的家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所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令人瞩目的学校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学校处处充满能量和热情,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臧娜 教师团队
中学部人文教师 每次学生和老师共同庆祝生日的时候都是让人愉悦的时刻。 看着学生吃着我亲手做的饼干,开心的笑容洋溢在他们年轻的脸上,每个人都想永远记住这一美好的时刻。 包玉刚实验学校中学就像一个大家庭,学生、老师和他们的家人共同生活在美丽的校园里。作为寄宿学校的老师,我们不仅是学生课堂上的授课者,更是他们人生的导师。我们共同分享快乐与喜悦,也共同见证每一个人的成长。
邓肯 教师团队
学生进步与成就的年级负责人(初中) 对我而言,在包校的工作充满意义。首先,我离家更近,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其次,我有很多机会可以参加各种运动,如跑步、游泳和骑行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我喜欢教学,喜欢给学生机会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唐茵 教师团队
中学部语文教师 在学校成立的第二年,我加入了包校。当时全校只有小学部的十几个班级,如今却是拥有两个校园的大家庭了。包校对于我而言就是家,我的家安在校园里,工作在校园里,同事和孩子们就像是我的家人。我们一起过中西方的节日,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老师和同学的文化,在相互学习中,拓宽了国际视野。包校给了老师和同学适度的成长空间,使我从心底里真正热爱我的工作。”
Michelle Ip 教师团队
小学部英语学科组长 在包校有一件事让工作变得很特别,就是可以探索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各种可能性。在包校的三大使命中,我们总能找到机会践行其中的“拓展国际视野”和“发展全人教育”。除了优秀的学业之外,学生有大量机会参与各种活动,真正实现教育超越课堂。他们可以参加合唱团演出;在一个足球联赛中挥洒汗水;为世界各地遭遇不幸的人筹集善款;学习园艺、烹饪或在国际比赛中辩论……孩子们的选择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