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国际部 北京三十五中国际部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胸怀的中国人”为目标,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于2012年6月成立的公办制国际合作课程项目,是北京三十五中三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之一。我校国际部进行中美高中课程融合与学分互认,以广受国际高校认可的中国基础课程为主,吸收美国课程中的特色内容,基于21世纪对人才素养的需求和每位学生的生涯规划,兼容中西方教育优势,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三十五中还将国际部作为全校课改实验田和优秀教师研修基[详情]
张秀莲 教师团队
骨干讲师 您是孩子们口中的师奶,宽严并济的课堂,恩威并用的管理,让志成学子们遨游在化学的海洋;您是年轻教师口中的秀莲阿姨,带领我们挑战中外课程,无数个日夜和我们并肩战斗;您是国际部的张秀莲老师,坚守三尺讲台四十年,荣光环绕之后,仍义无反顾地回到课堂。这次,不再是她最熟悉的高考,更没有她熟烂于心的化学课本,她选择站在国际教育的最前沿。难以想象她的心路历程,更不知道竟是怎样的勇气让她敢于挑战全新的领域,绝不安守着皇粮老本,华丽转身为STAEAM课程的指导专家。不懂英文,不怕。没有教材,不怕。她的STEAM选修课一票难求。无数个伏案疾书的日日夜夜,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一百八十八个化学元素,在她的引领下,满篇英文的教材不再生涩,国际部的理科自主课程在讲台上大放异彩。莲心所至,桃李芬芳,感谢您,我们最敬爱的师奶,感谢您,张秀莲老师。
张铁龙 教师团队
拓展讲师 你知道午夜梦甜之时,一次又一次被打扰的感觉吗?他知道。午夜十二点的马路上有他奔向医院的身影,四年,他显然已经是医院的常客。挂号、就诊、取药、输液,然后是漫长的陪伴。四年,这幅画面不知重复上演了多少次,但他知道,未来这幅画面还将继续,而他和他的车早已做好准备,随时待命。曾经的他,一身戎装,手持钢枪犹如一块石碑:一面刻着奉献,一面刻着忠诚。走出军营的他,带着铁血方钢的作风与严于律己的精神来到了三十五中国际部。曾经的他,因为习惯了军事化管理的部队生活,在面对我们这些小屁孩儿时,或许还有一点点头疼,现在的他,与同学们打成一片,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龙叔。宿舍里,龙叔龙叔的叫声此起彼伏,大事小事闲事碎事,他全包下。虽未教授文化课程,但一次次素质拓展带领团队全力以赴,传授给孩子们更重要的东西:勇敢、克己、无私与承担。铁骨柔情的他每日在国际部的默默付出撑起了一面共产党员精神的旗帜!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张铁龙老师。
吴昊 教师团队
校长助理 她天到采育的时候,没有教学楼,没有教室,没有可以下脚的地方。从垃圾清理开始,开荒冲在最前,一个地地道道的女汉子。她一砖一瓦的搭建着心中教育的理想国,梦想的启航地。从国际部建部的二层楼开始,她身先士卒,率先走入国际教育的行列。生涯课、演讲课、英语课,课程融合,教学改革,她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如今,她已经成为国内国际课程及海外升学的专家。曾经的她,是英语老师,是一个年级的管理者。如今的她,是一个多面手,是学校教育思想的引领者。如果说一个人最难的改变就是改变自己,如今的她如凤凰涅磐,熠熠生辉。作为一名教师,她用热情激励和感染着每一位学生;作为一位党员,她不畏困难尽职尽责地经营着学校;而作为一个志成人,她用自己的坚毅和坚持感动和带动着身边的所有人。她对年轻老师说:“放心大胆的干,万事有我Maria在!”于是,我们鼓足勇气向前迈步;她对孩子们说:“Maria在这儿,你们随时可以来找我”于是,孩子们把这里当做了家,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她是我们心中“敬而远之”的大家长,更是我们心中“鸥水相依”的榜样。她就是国际部校长助理吴昊老师!
朱建民 教师团队
校长 怎样办一所好学校?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生命、生活、生长,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之路。因此,好的教育要向前眺望三十年,思考未来二三十年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要教会学生两件事:一是教会学生向上,做一个积极勇敢的人;二是教会学生向善,做一个好人。基础教育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解决好人生的发展方向问题;二是帮助学生认清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解决学习的动机和动力问题,培养和建设学生快乐学习的情绪和环境。弄懂了什么是好的教育,才能办一所好的学校。一所好学校应当是现代学校,它有四个关键特征:人本、民主、科学、开放。人本,即学校的一切工作为了人的发展。科学,是指各项工作要符合规律,例如管理科学、评价科学、课程架构科学等。民主,强调尊重和包容,包括课堂的民主教学、班级的民主教育以及学校的民主管理等。开放,主要指打开校门办教育,加强与社会、与国际的联系。一所现代学校的课程框架要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学校要为每一个孩子创设自由成长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应该是现代的:要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跨越学科边界转变;从灌输与塑造式的教与学,向探求与建构式的教与学转变,向深度学习、混合式学习(“O2O”)、项目式学习转变。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要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现实的联系;课堂学习要结合网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的课堂应该有三个主要特征:点燃,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碰撞,引导和教会学生学会深度学习,强调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碰撞;留白,关注学生的生成和理性积淀。一所现代学校的教师,要由传统的答疑解惑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成长的陪伴者以及学生发展的评价者。一所现代化学校的教师,要具备三个特征:有教育理想,有教育激情,有教育情怀;懂生活,会生活,有梦想;心中有爱,目中有人。三十五中正在从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转型,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三十五中办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学校。我们相信和依靠理念的力量,在行进中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