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留学预科欢迎您!
优课堂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太原理工大学留学预科

7x24小时咨询热线

太原理工大学留学预科教师团队

吕永康
吕永康
教师团队
副校长 吕永康,男,1961年9月生,山西芮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山西省工业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兼任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山西省化工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化学工程》编委。曾获 “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先进个人”、“山西省育人杯”、“山西省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煤化工、环境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作为主持人和主要骨干先后承担并完成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离子体热解反应器的研究”、973课题“等离子体矩辅助下煤热解、气化基础” 和“无变换焦炉煤气调H2及CO2减排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等离子体裂解煤制有机物的物理化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电弧等离子体射流技术制备碳富勒烯类材料及其过程中的若干科学问题的研究”、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离子体裂解煤层气制乙炔的基础研究”。正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焦化废水中异养硝化菌的筛选及硝化机理研究”、国际合作项目“中美合作异养氨氧化菌的筛选、驯化及其应用研究”、省攻关项目“造纸黑夜废水及焦化废水与煤泥制备水煤浆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研究项目“等离子体煤热解、气化的基础理论研究”获2004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基础类)一等奖,“矿井水净化与回用试验研究”获2003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应用类)二等奖,“煤在H2/Ar等离子体射流中的热解研究”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准发明专利12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30余名,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共讲授课程5门。
李晋平
李晋平
教师团队
党委副书记 李晋平,男,1964年生,山西大宁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气体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煤层气高效开采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会评专家,兼任Chin. J. Chem. Eng.等期刊编委。李晋平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气体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围绕低浓度煤层气脱氧与除氮的高效富集利用,率先将分子筛引入低浓度煤层气富集领域;开发了变压吸附分离甲烷/氮气装置及相关工艺;利用柔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独特的分子识别效应成功实现了丙烯中低浓度丙炔的高效分离;系统研究了多孔材料的物理吸附储氢,阐明了储氢机理和构效关系;开发了温和条件下光电水解制氢的系列高效的阳极析氧催化剂。李晋平教授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973”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山西省煤基产业链煤层气专项子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及山西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SCI被引2000余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先后获得“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省级人选”、“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
黄庆学
黄庆学
教师团队
校长、党委副书记 黄庆学,男,1961年1月生,吉林舒兰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4年获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燕山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历任原太原重型机械学院科技处处长、学科学位办主任,太原科技大学副校长,太原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任现代冶金装备学科首席带头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务。2015年12月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1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冶金装备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承担国家特大型企业项目7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8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u200b吴玉程
u200b吴玉程
教师团队
党委书记 吴玉程,男,1962年1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安徽肥东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共太原理工大学委员会书记、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4年获合肥工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德国斯图加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荣誉教授。历任合肥工业大学系(所)主任(所长)、材料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兼研究生培养处处长、学位与学科建设处处长,2008年7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5年12月兼任宣城校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宣城研究院院长,2017年5月任现职,2017年12月当选山西省十三届人大代表,2018年1月当选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能源材料、功能纳米材料与金属基复合材料、有色金属材料与加工等研究。担任教育部金属材料工程和冶金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等,国家高等学校“清洁能源新材料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111)计划基地负责人,有色金属加工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省有色金属材料与加工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等;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材料热处理学报》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功能材料》等编委。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ITER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研究计划、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等30余项研究。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多人、博士后10多人,在Scientific Report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APPLIED PHYSICS LETTERS、《物理学报》、《金属学报》、《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00多篇;主编国家精品课程《工程材料基础》教材1部,出版专著9部,发明专利30余项。主持研制的功能复合材料成功地应用于"神六"、"神七"载人航天通讯与测控系统。获原机械工业部教书育人特等奖、原机械工业部优秀青年科技奖、中国机械工业、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奖等。

学校首页| 学校简介| 课程列表| 学校新闻| 学校相册| 教师团队| 联系我们

太原理工大学留学预科课程请咨询:

沪ICP备18048269号-1 沪ICP备18048269号-1 电子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 教育 教育 全国教育网站 全国教育网站 企业信用等级AA级 企业信用等级AA级 合作/版权/投诉

本页信息由注册用户(机构和个人)自行发布或提供,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任何关于对该用户的推荐都不能替代您的考察核实,本站不承担该用户发布/提供信息的行为或内容所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