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视华韵(BTV艺考培训) 已帮助:1649人
“提、打、挺、松”指的是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口腔状态对字音的发音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口腔状态松懒会导致字音含混不清,并缺乏一定的表现力,影响语言的传播效果。我国播音界的前辈们已经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口腔控制要领,可以调整口腔状态,提高发音质量。这些要领可以概括为:“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
颧肌是人的面部表情肌肉,起止点基本是人的颧骨和上唇外侧及嘴角部位,颧肌收缩可以拉动嘴角向上,使人的表情呈现笑容。播音当中的“提颧肌”并不是指简单地上提、收缩颧肌,而是指在播音的过程中,一颧肌为主,保持口面部肌肉的适度紧张。
牙关是指下颌骨和头骨的连接点,它能使口腔开合。“打牙关”是打开牙关,指在吐字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下颌开度,比日常谈话开的略大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打牙关”并不是简单地张大嘴巴,而是打开“后槽牙”,扩大口腔后部的容积。
在播音发声中的“挺软腭”指软腭适度抬起,并保持适度紧张的状态,可扩大口腔容积,改善口腔共鸣的状态,使声音更清晰。
“松下巴”就是主动放松下颌骨,放松下巴一是为了打开口腔,同时也可以使喉部放松,减轻喉部的负担,使得嗓音更加松弛、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