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哲书院(原讯得达国际书院) 已帮助:1069人
中国家庭在美本申请中有哪些误区?
既然我们意识到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了,那实际操作中是否就真的会规划和设计自己的课外活动了呢?很多家长都会着急地为孩子操办起来,但心急往往会犯错,以下的误区有可能不少家长和学生都会遇到。
误区一:课外活动可以代替学术成绩
进入国外的大学,可以做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科研、义工、竞赛、社团、游学全都来一点,以活动为“优先”级,殊不知,如果你没有把在校成绩提高,这些虚名的活动并不能跟你自身的条件有所串联,那拒绝你,真的是显而易见。
误区二:课外活动的数量越多越好
对于课外活动,需要重质不重量。我们希望了解学生的热忱,以及他们的兴趣。美国大学招生官认为通过课外活动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兴趣、性格及能力。申请人填写活动细节是应该重点描述其所参与活动中的角色及所学到的事物,而不是把所有的经历一一罗列。
误区三:课外活动一定要有大规模
课外活动就要高端大气上档次,一定要轰轰烈烈,只有“史上首次”、“独一无二”的活动才能让名校的招生官感兴趣。那么,如果参加一些小规模的活动,申请名校就很难获得成功么?从我们以上的创立学生社团,为班级设计班服这样的例子中就会得出否定的答案。
美国名校从课外活动中来观察你的特质、潜力、优势,看的是活动给你带来了哪些变化,而你又能从活动经历中收获什么。你不一定需要去做什么轰动的事情,如果去麦当劳打工可以融入社会,这也是个好主意。
误区四:课外活动中领导力的体现是由职位高低来决定的
有些学生会认为课外活动中体现出的领导力是通过干部职位以及领导人数的多少来决定的。但事实上,这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个人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
本科招生官期待看到的是一个全面、立体的高中生,他们期待找到那些主动关怀别人、可以聪明地与别人交谈的人,愿意始终走在队伍最前面,并不断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能够为别人指引所要走的道路,并鼓励他们和自己一同走完道路的学生群体的灵魂人物。而不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自我成就高于一切的躯壳。
误区五:申请材料提交前临时抱佛脚的活动
突然在申请季前出现密集活动行为,耶鲁大学招生官对此表示:我们最多能让这样的申请呆在waitlist里。这里就跟我们所强调的早规划有很大关系,美本申请中课外活动被认可的最早年级是九年级,不少中国学生家庭在初入中学阶段甚至更早就开始规划自己的课外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