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广州市黄埔中黄外国语小学 已帮助:1301人
“你觉得生日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过生日?”
7岁的李承志说,“生日那天妈妈很疼的,就像下蛋!”
10岁的严湘杰说,“生日要庆祝,代表我们又长大一岁了。”
“你们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你会为他们过生日吗?”
十几个孩子,异口同声,“会呀!”
“我给爸爸妈妈准备贺卡和礼物”
“我一大早就对妈妈说,‘我爱你’。”
“我给爸爸擦鞋子”
五花八门,童真又温馨的回答。
夜幕下的中黄外国语小学格外温馨
这一幕就发生在中黄外国语小学男生宿舍,老师与孩子们随意的交谈中,值得欣慰的是,这是群懂得感恩的孩子。
有家长说,生日趴已经变成“生日怕”了。生日会变攀比宴,金钱开销事小,孩子健康成长事大。对于孩子来说,尚未搭建稳固的价值观,一再被世俗摇晃,最终崩塌的,很有可能就是整个家庭甚至社会的未来。
好的教育,就应该给孩子一方净土,给予阳光雨露,让孩子茁壮成长。
在中黄外国语小学,12月26日,109名住宿生一起举行了温馨而隆重的庆生活动。获得家长们一致点赞,未能到场的爸爸妈妈们也隔屏叫好。
12名小寿星亲手做红鸡蛋,送同学、送父母、送老师。红色寓意祝福和感恩,双手奉上,代表给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真情与金钱无关,用自己的劳动付出,以诚待人,收获最真心的祝福。
最小的7岁,12岁,小小的红鸡蛋被小伙伴们视若珍宝
室友们早早就“埋伏”好了,亲手制作小礼物,一笔一划写下祝福,关键是一起筹划一份不期而遇的惊喜,紧张又刺激。日常生活里,他们亲如家人,一起玩游戏,一起学习,彼此照应,你的小辫我帮你扎,我的魔方送你耍,金钱买不来与同龄小伙伴朝夕相处。
同龄人相伴,日常生活有趣又温馨
还有更大的惊喜:小寿星的家人们来了!而且“早有预谋”,有妈妈做好PPT,分享孩子从出生到12岁的成长历程;有奶奶分享,接送途中祖孙俩温馨的亲子时光;还有的妈妈,把孩子搞笑的、感人的、成长的精彩瞬间做成视频播放。关于成长的微妙情绪在彼此间碰撞。
爸妈的突然出现,给小寿星们带来了无限喜悦
连自己都没见过的相片,是妈妈压箱底的宝藏,小寿星们自己也看呆了。
在“我是谁——成长伴随着不可避免的身心变化”,以及“我是谁——家庭关系影响我们的身份认同”等UOI探究课中,孩子们已经从各个维度对成长做过探究,并不陌生。
然而,当妈妈对女儿说“未来,无论你走多远,请记住妈妈永远是最爱你的人,当你累了,爸爸妈妈也永远是你最温暖的港湾”,母女深情相拥。孩子们潸然泪下,父母的爱比海深,只是平时浑然不觉。
109名住宿生,占全校学生近20%,不到10岁的小朋友超过1/3,超过10组家庭是同时把两个或三个孩子全部安排寄宿。与其说这是串数字,不如说是一份对学校的信任,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对整个家庭经营的苦心。
低年级小朋友因为住宿,更加勇敢、独立、自律
正如黄均爸爸所说,小学生住校,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是蛮需要勇气的。没有人能陪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让他们从小学会独立。同时,孩子的健康成长,要远离“溺爱”、“拖沓”和“不规律”。家长们深以为然。
各种挑战,也是必然。比如要面对与家人的“小别离”,收拾打扫、穿衣吃饭要自理,同学间相处要照顾他人情绪,甚至还要学会与自己相处。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只不过住宿生的体验也许来得更深刻些。
每天叠好被子、收拾鞋柜衣柜,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
对于中黄外国语小学来说,教育不止是“教”,更在于“育”,住宿生意味着有更多机会,沉浸式地接受以IB理念为框架的“私人定制”式教育。
住宿生比走读生多一份精彩“夜生活”
生活老师Miss罗说,最幸福的莫过于陪孩子一起去经历,见证她们成长的每个“次”:次来月事的女孩子,惊慌失措,手把手教她用卫生巾,给她冲红糖水;次离家的小孩,饮食不适应,偷偷煮饺子给她开小灶;次自理劳务的孩子,教她们叠衣服,收拾床铺……
以IB十大培养目标为依据,关注孩子们成长细节,鼓励孩子,给他们写书签,是生活老师日常工作重要部分。
主管生活部的孙凤主任感慨,事务繁琐,累并快乐着。每个月孩子们的生日会她都亲手操办,为采购布置物料晚上九十点钟还在精品店流连,但“一想到孩子们惊喜的表情,就觉得挺值的”。
喜欢默默付出的Miss孙,是小皮猴们心目中备受尊敬的老师
每筹办一次活动,学生服务中心王莎娜主任就既满足又愧疚,不停穿梭在宿舍、操场、自习室,自己女儿凑过来,却只能一次次打发走。“我是一位妈妈,也是100多个孩子的妈妈”。
找不到Miss王一张独照,因为她总陪在孩子们身旁,做一个组织者、助推者。
住宿的孩子,比别人多一份挑战,也多一份体验;多一份付出,也多一份收获。
作为家长,把陪伴孩子美好时光的权利,交给了学校和老师,出于信任。
“作为老师,拿陪伴自己孩子的宝贵时间,换来了学生的成长,出于责任。
感谢家长的信任,感谢老师的无私,一起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