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 北京市东城区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简称"中音鼎石"英文简称"CCPS")致力于打造音乐教育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严谨的学术氛围。中音鼎石以音乐为基石,为学生就读国内外知名音乐学院、综合性大学及文理学院铺就成功之路。 音乐表演与学术理论平衡发展是“中音鼎石”音乐教育理念的基础,学校拥有国内外优秀的音乐师资力量、丰富的国际交流资源以及世界领先的大学预备制学术教育课程,全国首家开设AP音乐理论课程的学校,所有音乐课程均由国际水准的音乐家教授。 “中音鼎石”[详情]
戴中晖 教师团队
学术决策委员会主任 著名小号演奏家,指挥家,国际比赛评委。现任中国音协管乐协会副主席,国际小号协会理事,中国小号联合会会长,美国费城铜管乐团专家班教授,美国密执根州GVSU专家班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90年代以来活跃在国内外的音乐舞台上并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世界知名的管乐杂志PIPERS等刊物曾进行过多次采访与报道。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音乐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有建树的学术论文,其中包括世界最著名的“BRASS BULLETIN”杂志。并录制了多张个人专辑。 2005年至2008年担任国际小号协会独奏比赛评委,2007年、2012年应邀赴泰国担任管乐团比赛评委,2008年赴韩国济州担任国际小号比赛评委,2009年应邀担任匈牙利第27届国际小号比赛评委,2009年担任全国“金钟奖”评委,2010年8月担任日本东京国际小号比赛评委。2011年3月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音乐与技巧”和“节奏与旋律”独奏唱片,及小号教学录像专辑,2012年至2015年担任全国“小金钟奖”评委。2012年本科学生柴琳获得国际小号协会独奏比赛名,也是我们国家的小号次。2013年中央院附中陈嘉伟获得国际小号独奏比赛(14岁以下)名。
柴亮 教师团队
学术决策委员会委员 柴亮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小提琴教研室主任。他的足迹遍布五大洲,合作演出国的交响乐团包括美国圣地亚哥交响乐团、巴尔的摩交响乐团、伦敦皇家爱乐乐团、瑞典国家交响乐团、悉尼爱乐乐团、日本东京都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等。 柴亮毕业于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和美国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和世界小提琴教育权威迪蕾教授。于1998年执棒美国纽约市雀尔喜交响乐团(Chelsea Orchestra)在美国举行首演。2012年起担任北京Accent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带领该乐团从零起点一跃成为北京拥有最成功商业模式的交响乐团之一。 柴亮2014-2015乐季的演出包括: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合作,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受邀执棒中国电影乐团在民族宫的演出;率领中音鼎石CCPS室内乐团在美国进行巡演,其中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的演出同步在线全球直播。此外,他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深圳音乐厅以及北京音乐厅等多地的演出都以新颖的节目创意、演出形式获得好评。
范焘 教师团队
校长 国家一级指挥,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范焘指挥技术娴熟,充满激情富有张力,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指挥家。2000年,他在芬兰荣获了西贝柳斯国际指挥大赛评委会特别奖,并授予西贝柳斯家族基金,随后师从指挥大师萨洛宁先生。2001年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深造,师从著名指挥家,教育家菲利普.斯博先生。 范焘先生同众多著名的交响乐团都有愉快的合作,足迹遍布亚洲,美洲和欧洲及大洋洲,活跃在世界的指挥舞台上。他出色的指挥过芬兰国家广播乐团,赫尔辛基爱乐乐团,德国法兰克福国立交响乐团,布宜诺斯艾利斯爱乐乐团,哥伦比亚国家爱乐乐团,土耳其安塔里亚交响乐团,捷克雅纳切克爱乐乐团,塔比利斯交响乐团,美国奥柏林交响乐团,南亚利桑那交响乐团,约翰.霍普金斯交响乐团,澳大利亚威勒碧交响乐团,巴西音乐节管弦乐团等众多乐团。范焘还录制了大量的CD唱片,包括与中国爱乐乐团录制的《音乐之门》,中国广播民乐团录制的《四大名著》、《黄河》、《梁祝》。2007年获得亚洲十大发烧唱片榜年度唱片和指挥奖,2008年获得了亚洲十大发烧唱片策划奖的殊荣。
金平 教师团队
学术委员会委员 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作曲博士,现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电子音乐中心主任,2008年之前,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终身教授。曾获中国首次举办的艺术歌曲比赛一等奖,金钟奖民乐作品创作奖,六重奏获纽约州艺术委员(NYSCA)颁发的个人项目最高奖。曾任美国新音乐协会(Society for New Music)主席,美国Davenport管弦乐作品比赛评委主席。现为维也纳勋伯格中心顾问、美国作曲家、作家和出版家协会(ASCAP)会员、美国作曲家协会会员,美国高等音乐院校协会会员。
陈倩 教师团队
学术委员会委员 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创校团队成员。陈倩女士提倡最优秀的音乐教育应辅以严谨的学术氛围,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使其具有多元化的发展空间。 陈倩多年来积极投身于古典音乐的传播与教学工作,2009年与音乐家柴亮共同创办了音乐之帆少儿资助项目,同时负责项目的执行管理和整体运行。多年以来致力于用音乐来帮助更多弱势群体儿童,受助人群超过千人。在历届的亚太交响乐联盟峰会中,陈倩作为受邀人于香港和印度发表演说,与各国交响乐团负责人分享用古典音乐公益的理念及项目经验。 陈倩也是活跃于当今舞台的演奏家,具有丰富的独奏、室内乐演奏与教学经验,她致力于室内乐的推广与发展,成功举办多次国际室内乐大师班。在2014年创办CCPS室内乐团,并于2015年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专场音乐会,先后访问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皮博迪音乐学院等。同年获得Moss Arts Center 的邀请并获全额奖学金,在美国与Shmuel Ashkenasi, David Ehrilch, Mathias Tacke等室内乐大师深度学习室内乐,并在最终音乐会上获得高度评价。 陈倩目前拥有中央音乐学院学士与硕士学位。
陈曼春 教师团队
钢琴教师 青年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校长。四岁开始随母学习钢琴,先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大学钢琴系,师从吴元、凌远、周广仁教授,研究生学历,获硕士学位。98年由国家公派赴西班牙马德里学习,师从加布里埃尔·洛伊迪教授,后回母校继续任教。获得2002年“金钟奖”全国钢琴比赛金奖,文化部 “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及北京市教委颁发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称号,两次获黄源礼奖教金。 学生多人在各类国际国内比赛诸如俄罗斯圣比得堡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美国盐湖城吉娜.巴考尔国际钢琴比赛、美国纽约考夫曼国际钢琴比赛、俄罗斯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奖项,培养的学生多人考入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美国柯蒂斯、茱莉娅、曼哈顿音乐学院等国际知名学府。 受邀在日本东京、西班牙马德里和国内多个城市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多次在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等地参加各类独奏、重奏演出,并同多个交响乐团及多位著名指挥家合作。多次在国际国内钢琴比赛中担任评委,2015年12月受邀担任第九届柴科夫斯基青少年国际音乐比赛钢琴评委,受邀在全国许多城市讲学、讲座,并在中央电视台“音乐告诉你”栏目举办系列讲座,在国家大剧院《名师讲堂》讲述经典艺术。出版了个人钢琴独奏会专辑。
邓甍 教师团队
长笛教师 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长笛专业副教授,2007年获得德国法兰克福音乐学院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德国曼海姆国立音乐学院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应曼海姆国立音乐学院邀请,成为学校最年轻的亚裔教师。2010年初获邀作为威斯巴登歌剧院客席长笛,定期参加剧院演出。2012年9月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正式任职-长笛专业副教授。
刘俊 教师团队
视唱练耳教师 毕业自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师从赵易山教授主修视唱练耳,辅修合唱指挥师从杨鸿年教授。自2010年中央音乐学院本科毕业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本部及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担任视唱练耳共同课教师;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团及女子合唱团钢琴伴奏、指挥助理及初级班教师。 刘俊先后获得第七届尤·法力克国际合唱比赛(俄罗斯圣·彼得堡)获比赛总冠军;伊斯坦布尔国际合唱比赛(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获大奖赛以及女生组名;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中国绍兴)获女生合唱金奖冠军、民谣组金奖、教会音乐组金奖;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技能大赛多次获大奖、二等奖、优秀设计奖。
曲家璐 教师团队
中提琴教师 1998年就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师从我国著名中提琴大师、音乐教育家何荣教授。2002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以名的优异成绩受邀加入中国交响乐团,成为乐团中提琴专业演奏员。2009年,获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2013年,被授予国家二级演奏员。
王宫 教师团队
AP音乐理论教师 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数字艺术系,交互媒体设计专业计算机音乐方向,导师为金平教授。本科以双专业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并就读作曲系作曲专业,导师为秦文琛教授。2011年7月到8月代表北京大学数字艺术系计算机音乐方向学生赴美参加俄勒冈大学大师班交流培训, 2011年研发“装有数字音乐转换装置的手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期间任职上海世博会演出音乐指导,作为美国百老汇“金牌制作人”Don Frantz的助理。